艱苦奮斗,是企業管理的價值觀要求。美國管理學家福特所言,所謂公司就是企業家搭建了一座“圣殿”,一起為價值觀奮斗。
奮斗者為本:常懷危機意識 不忘奮斗精神
艱苦奮斗是人類文化的優秀傳統,是應當堅持的正向價值觀。艱苦奮斗,同樣是德馬吉的效益要求。效益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,只有艱苦奮斗、控制成本,才能實現企業的長效發展。
艱苦奮斗,是德馬吉的精神要求。但凡偉大企業,都會秉承艱苦奮斗的精神。知名企業華為便是如此,華為發展史說到底就是一部艱苦奮斗的歷史,盡管作為世界知名的通訊設備公司,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依然以勤儉、奮斗為工作和生活理念。
德馬吉從創業初期的鐵軍精神,到現在技巧嫻熟的工匠精神;從家人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到現在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;從師總追求完善的執著精神到敢于管理的擔當精神,所有這些,都從不同側面詮釋了德馬吉的奮斗精神。
當德馬吉走過十余載風雨春秋,從最初展覽展會項目服務,到如今成為城市文化產業運營商,這意味著,德馬吉在轉型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然而,在這樣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,很多人卻以為公司“做得夠大了”,已經有了可以守業的資本。這些觀點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,德馬吉的創業之路還遠沒有完成,德馬吉還遠未企及設定的目標高度,事實上,目前仍舊處在創業階段,大家仍要保持一顆創業者的心。
在經濟大環境趨寒之下的變革時代,只有繼續懷著艱苦奮斗、勤儉節約、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,時刻保持危機和憂患意識,付出超越常人的辛勤和汗水,德馬吉才能再次抓住歷史機遇,在風浪搏擊中趕超對手。